作文库原创作文作文范文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10篇

时间:2022-04-28 13:10:24 | 来源:作文库

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一

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伟大的航天精神,伴随着祖国的强大,见证着祖国的发展,是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走出来的一条勤奋敬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自主创新,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的发展道路。我们要以航天精神为引领,阔步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以航天精神为引领,汲取勤奋敬业、无私奉献的“孺子牛”之力。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就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怀着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默默无闻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声无息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这就是伟大的航天精神。我们当以航天精神为引领,不断汲取勤奋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自觉树牢“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思想。要心怀国之大者,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始终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融入到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之中。要以“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的履职意识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一心一意做好国家的勤务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全心全意做好群众的服务员。

以航天精神为引领,汲取开拓进取、自主创新的“拓荒牛”之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三号,从单人冒险到三人成行,从飞天梦想到太空漫步,中国航天事业的脚步从未停歇。依靠开拓进取,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依靠自主创新,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党员干部当以航天精神为引领,不断汲取开拓进取、自主创新的精神品质,以“锐意进取拓荒牛”的姿态谋求发展。要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在思想上“破冰”,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之态在行动上“突围”,冲破心理“大山”、突破思维“峡谷”、打破行动“枷锁”,在不断地摸爬滚打中蹚出发展新思路,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谋出成事新举措。

以航天精神为引领,汲取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之力。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伟大的航天事业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不计其数的航天人夜以继日、接续奋斗的结果。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前进道路上,充满了未知挑战和惊涛骇浪,我们要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要以航天精神为引领,汲取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的精神品质,以“求真务实老黄牛”之态默默耕耘。要始终坚持以“实”字打底、“干”字当先,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以“钉钉子”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将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以“愚公移山”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党和人民的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以千千万万人的“星星之火”燃起民族复兴的“燎原之势”,让航天精神永放光芒!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二

12月27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进一步验证了航天设备的性能,此后,航天员们将以“感觉良好”状态迎接新年到来。航天员们首次在太空过年,标记了我国航天技术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为下一步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作为普通的党员干部,要积极学习他们信念坚定、攻坚克难、团结一致、不断创新的精神,助力自己新的一年始终“在状态”。

汲取“信念坚定”的精神,保持思想“在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我们老一辈航天人在基础薄弱、条件简陋、无参照样本、无完整资料的情况下,因陋就简,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工艺难关,最终实现从“无”到“有”、从“精”到“尖”的突破,支撑他们越挫越勇的是科学报国的理想信念。这种信念成为他们出成果、出装备、出人才的“动力源”。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在新的一年,要把推进乡村振兴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时刻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内化于心,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获取“实现目标”的动力,保持进步“在状态”。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航天人始终牢记建设航天强国的梦想,为此树立并逐个完成如“探月计划”“北斗导航”“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目标。他们用智慧和心血向国人展示了航天事业的腾飞,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自信。“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党员干部,面对新目标、新要求、新挑战,要认真学习航天人瞄准目标、孜孜追求的精神,在广阔的基层“扎好根”“蹲好苗”,让进步“在状态”。

追求“求真务实”的态度,保持作风“在状态”。

“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这是航天领域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一点点”的背后,是一种顽强和坚韧,一种无惧挑战与困难、直面挫折与失败的拼搏精神。我国的航天事业起步晚、条件差,中国航天人与时间赛跑,速度更快、步伐更大,通过大家的共同奋斗、老带新的继续奋斗、失败之后的坚持奋斗,终于实现了世界领先的骄人成绩。一代代航天人用实际行动证明奋斗不能靠空喊,要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上。面对乡村振兴、基层环境治理、平安城市建设等重点、难点工作,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发扬求真务实、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遇到矛盾问题及时解决,遇到发展难题及时化解,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增进干群关系,用作风“在状态”获取群众的认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伟大梦想是靠全体党员群众拼出来、干出来的。我们要把航天精神传承好,体现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自身工作的根本标准,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在实践中练就信念坚定、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硬本领”,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让自己新的一年始终“在状态”。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三

北京时间__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__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全国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讲课者“神采”飞扬,听课者“梦想”飞扬,“天宫课堂”受到全国大中小学师生和广大收看者的高度赞扬。

“天宫课堂”,激发起中国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美妙的声音伴着星光从太空传来,奇妙的画面拥着神秘从天宫走来。“天宫课堂”成功开讲,彰显了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令每个中国人感到骄傲与自豪。目前世界上只有美俄等六家西方航天机构共同建设的国际空间站和中国自主建造的天宫系列空间站两个空间站在运行。而前者日益老化且超期服役,中国空间站则后来居上、全新起步,给全世界带来更多惊喜和赞叹。“天宫课堂”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引导更多人走入科学殿堂。我们感受到科技进步、国家富强所带来的美好和喜悦,最终将沉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从神舟十号到神舟十三号,从天宫一号到天和核心舱,见证了中国航天科技水平的进步与飞跃。这是科技硬实力的展示,也是技术能力成熟的标志。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正是一代代航天人瞄准核心技术领域持续攻关,才有了太空授课的惊喜与精彩。

“天宫课堂”,激发起中国人民科学精神和爱国热情。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对于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意义。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一个接一个的实验项目精彩纷呈,使所有受众人群开阔了眼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未知世界的激情与兴趣,对于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起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这次“天宫课堂”通过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还有天地互动交流,让广大青少年感知到了宇宙的奥秘、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增强了他们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中国航天事业的信心与力量,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公开课。

“天宫课堂”,为教育教学提供鲜活案例和创新借鉴。知物由学。“天宫课堂”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每一个实验都是神秘传奇,每一个解释都是美妙故事。科幻照进现实,浪漫抒写梦想。科学实验展示,让探索梦想飞扬;视频互动交流,让思维梦想飞扬;教室创新拓展,让教育梦想飞扬,天宫课堂本身就是一种教学创新。“太空课堂”虽然只有短短40分钟,但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对人生的影响深远持久。通过这堂课,孩子们看到的是人类对未知的求索、科学的力量与魅力,以及星辰大海的壮阔与浪漫。“双减”下如何让课堂教学质量“增”上来,“天宫课堂”开启了中国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曙光,必将迎来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的日常教学要努力提高质量,用新颖激励创新,用兴趣增殖志向,激励青年一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刻苦读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梦想无垠,步履不停。让我们站在新的时空坐标上开启新的航程,奔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四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聂海胜同志颁发“一级航天功勋奖章”,给刘伯明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汤洪波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航天英雄身上汲取“我心飞翔”之力,在新征程中不懈奋斗、奋力前行。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勇飞冲天”的力量。航天英雄心中有“九天之梦”,当他们穿着白色航天服出征,探寻浩渺太空,在太空迈出清逸飘然的步伐时,当他们挥动鲜艳的国旗向祖国报告时,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在为他们鼓掌,都被他们不懈追求理想信念的精神所鼓舞。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奋进征程中的“灯塔”,从“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之向到“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毅之志,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迈向远大征程,广大党员干部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斗志,在实践熔炉里经受考验,身经百战、烈火淬炼,始终勇立时代大潮,固牢思想根基、把稳奋进之舵,书写优秀的时代答卷。

实干的过硬作风,是“飞而不止”的力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航天英雄们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凝聚逐梦力量,他们用实干去触碰梦想,用脚踏实地的奋斗去圆梦,奋斗的号角在心中吹响,奋战的脚步从未停歇。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让他们夯实了“硬功夫”,磨砺了“硬肩膀”,让他们对航天任务充满了信心和期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航天英雄身上的实干精神,勇于在事上练,保持始终如一的干劲,以“铁杵磨成针”的定力、“望尽天涯路”的境界干事创业,勤勤恳恳做事、扎扎实实工作,夯实事业发展根基,在新征程中“飞而不止”,以稳健的脚步开拓崭新未来。

不懈的斗争精神,是“逆风向前”的力量。征战太空,对于航天英雄们来说,既是职业,更是使命。他们把使命扛在肩上,从不言苦、从未喊累,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或挫折从不言放弃,就像航天员所说“打开舱门的那一刻,我没有考虑过生死,也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生死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艰巨考验。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党员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苦练斗争本领,以“奋斗者”的姿态迎接大风大浪,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五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科学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普工作的要求和指示精神,组建科普队伍工作,打造科普传播阵地,完善科普服务体系,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普工作的扎实开展。

公式少一点,趣味多一点

一朵颜色鲜艳的花朵在雪白色的“隔热板”上显得可怜娇羞,当306所科研人员举起喷枪在白板底部加热,大家的心被揪起。丁烷火焰高达1200℃,而鲜花却出奇得安然无恙,科普小分队成员介绍,这块耐温隔热性极佳的白色隔热板正是306所制备的气凝胶隔热板。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上一共应用了两种气凝胶材料,分别用来应对极热和极寒环境。”科研人员介绍,“306所研发的气凝胶在密度、耐温性能和隔热性能等方面有先天优势,在火星探测、探月工程、空间站建设等重大工程中都有应用”。

同样是刚才这朵有惊无险的花朵,成了另一个让人惊叹的实验的主角担当,用她轻如蝉翼的花蕊托起一块如果冻状的气凝胶,花蕊托着气凝胶可随风摇曳,花瓣纤毫未损。据306所科研人员介绍,“气凝胶内部的空气含量可达99%以上,因此气凝胶也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轻的固体”,这是气凝胶的又一个特性。

如何针对气凝胶“轻”的特性进行展示呢?“科普小分队”成员们讨论,可以借用“达摩一苇渡江”的故事,一苇渡江本意是指人的水平境界高,小小芦苇也能用得出神入化,但在这里用气凝胶代指达摩,以花瓣代替芦苇,以此展现气凝胶材料“极致的轻”。

“航天科普要结合航天工作特点,在严谨的科学表达与受众的理解习惯间找到契合点,尽力避免科普宣传中“公式多、观众少”的尴尬,要做既有热闹也有门道的航天科普,想要做好科普工作,内心要秉持‘一苇渡江’追求。”这是科普小分队成员们心中不约而同的奋斗目标。

科普,点燃创新的火种

在航天领域,306所是中国航天科工重点发展的材料研究所,长期走在国家新材料研制的最前沿。

在306所党委的筑巢引凤、广纳贤才和正确引领,一支富有思想火花和激情的“科普小分队”应运而生。团队成员们多为中国各大名校硕士、博士毕业生,其中,年轻党员占了大多数,他们身上不仅有年轻人拼搏和坚韧,更有新时代年轻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圆满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他们腾出时间精力把专业领域的科学知识以一种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方式传播给更多的人,成为了推动306所科普工作的“桥头堡”,同时也为中国航天点燃了一抹“科普亮色”。

在各类科普活动中,306所的年轻党员热情洋溢,航天科工材料领域的老党员更是游刃有余。中国航天科工材料领域首席专家裴雨辰受北京广播电视台邀请,录制节目《航天器的蝉衣》,现场解说细致、演示生动,视频在各平台浏览量破百万。

在今年中央美院与伦敦设计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万物生息——后石油时代的材料与设计”展中,306所的作品《凝固的蓝烟》受邀参展,完成了一次航天科技与展览艺术的跨界合作。

“我们的稿件《高模量碳纤维的“铮铮铁骨”》在新华网的科普频道刊发了!”“能上央媒真是意外的惊喜啊”“转发、点赞、点在看,一键三联动起来”,306所通讯员群里因为一篇被新华网科普频道青睐的稿件欢呼雀跃起来,能把更多航天领域的科普知识写出来、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们感受到“材料改变生活”“航天保家卫国”的魅力,是这支科普小分队最朴实也最华丽的梦想。

直播授课、制作音频栏目、参加展览、央媒宣传……慢慢地,科研人员普及科学知识,航天知识不再高居神坛、遥不可攀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科普知识在一场场实验中不在高深莫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航天科技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科普工作不只是饱含科学小实验、科学现象和原理、以及知识的传播,它更重大的意义应该是向人们传递一种科学逻辑、科学思维和科学理念,让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更加理性、客观、尊重原理和规律,保持相对独立又严谨的态度和思想,从而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306所党委书记王贵海对科普小分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通过306所的科普工作将大科普的理念不断的传播给更多人。

“中国科技强国的道路,不能指望国外的普罗米修斯为我们带来火种,它注定是一条自主自强的道路。”如果科普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那么中国航天科工306所党委正在默默地用实际行动“悉心育苗、厚植沃土、孕育火种”,我们相信在中国,会有很多像航天科工306所这样的“中国土壤”,会给中国科普这颗“火种”提供更多成长的空间和条件。未来,我们有信心看到更多的国人将被科普之光照亮。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六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关于给聂海胜颁发“一级航天功勋奖章”、给刘伯明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汤洪波“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筑梦太空,英雄领航。”虽然我们普通人不能像航天英雄一样翱翔太空,但是这些英雄身上所体现的人生境界却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

读懂“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无我境界,涵养“我将无我,不负众望”的为民情怀。为了心中的航天梦,航天英雄们舍小家为大家,无数次的刻苦学习和训练,只为了那万众瞩目的一飞冲天,只为了全程工作的万无一失。例如,航天英雄聂海胜更是“三探苍穹”,每一次都圆满完成了任务。但是,有谁知道,太空中有太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哪怕发生一点点的意外,就可能永远不能回来。但是,因为心中有梦,他们甘之如饴、无怨无悔。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就是要学习他们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境界,努力工作、奉献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党员干部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崇高品格。

读懂“一腔热血报国志”的爱国境界,点燃“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的精神火炬。爱国,是公民最朴素最深刻的感情。发展航天事业,建设世界航天强国,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了让祖国和人民放心,为了让全体中华儿女扬眉吐气,三位航天英雄无惧无畏,满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以最佳状态、尽最大努力完美完成了太空探索的各项任务目标,并成功返回地球。这样的历史功勋极大振奋和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也要积极培育这种爱党爱国的情怀,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读懂“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奋斗境界,激发“志存高远,逐光而行”的磅礴力量。“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梦上九天,一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作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三位航天英雄,聂海胜三人执飞任务的圆满完成,让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新步伐。如今,我们党又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也要有追求卓越、一往无前的勇气和胆识,努力开创新辉煌,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崭新华章。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七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位同志颁发“航天功勋奖章”,褒奖他们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建立的卓著功绩,并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以他们为榜样,认真学习他们爱党报国、忠诚使命的坚定信念,勇担重任、勇攀高峰的革命精神,矢志不移、追求卓越的高尚品格以及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务实作风,勇于探索、敢于胜利,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更大力量。弘扬“航天”精神,我也愿做一只“飞燕”。

弘扬“航天”精神,我愿做一只不怕困难、飞跃高山的“穿云燕”。

我上学的时候必须每天翻越过家门口那座高山,才能到达6公里外山下的学校。参加工作后我攀越了业务、能力、意志、挫折、考验等座座高山。我作为一名有20余年党龄的共产党员,面对当前所负责的宣传、组织、文秘、基层服务、群众来访等工作,面对再高再峻再险的“业务大山”,无论再苦再难再累的任务,我愿做一只不怕困难、飞跃高山的“燕”,学习航天人勇担重任、勇攀高峰的革命精神和矢志不移、追求卓越的高尚品格,坚定信仰,心怀理想,自强不息,攻坚克难,再创佳绩,率先垂范。

弘扬“航天”精神,我愿做一只加强学习、抓住时间的“惜时燕”。

每天抽时间阅读有益的书籍“加油”“充电”,加强政治理论,边看边当“键盘侠”及时记下感悟、心得和收获,补充知识理论和营养,提升工作能力和素质,丰富人生意义和内涵,适应时代飞速的发展。我愿意学习航天人惜时奋进的精神,做一只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勤抓机遇、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燕”,将时事新闻关注于心,浏览、分析和借鉴改革形势和各地经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珍惜每一天。

弘扬“航天”精神,我愿做一只笨鸟先飞、自觉加班的“拼搏燕”。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面对复杂的工作、紧迫的任务和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五十多岁的我反应迟缓,文凭低、眼界窄、能力弱,必须“笨鸟”先飞、自觉加班、未雨绸缪,弘扬航天人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务实作风,做一只忙碌中永远乐观、青春勃发、统筹兼顾的“燕”,否则看到别人取得成绩只有望洋兴叹。因此,我充分利用下班和晚上这段稍微自由的时间,做好第二天的准备,把分内的工作再次回顾并做到极致,同时利用这段时间总结和梳理一天以来的工作,使之更加完善。

弘扬“航天”精神,我愿做一只公私分明、守纪自律的“廉洁燕”。

“心底无私天地宽。”面对家庭和工作的矛盾,为了干好工作、处理突发情况,办公室一有需要、一有召唤、一有任务,需要我们立即到位,需要我们克己奉公、舍小家为大家、有时甚至隐姓埋名。弘扬航天精神,既视家如玉又公私分明,既克勤克俭又顾全大局,既坚持原则又洁身自好,既严以律己更守住底线,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心无杂念、内心坦然,传勤俭之德,明公私之念,树法纪之威,拒身外之物,存欲望之戒,扬奉献之帆,我们就是干干净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的“燕”。

弘扬航天精神,学习航天人爱党报国、忠诚使命的坚定信念,也是传承和发扬牢记使命、服从安排、任劳任怨精神和风格的体现。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做穿云燕、惜时燕、拼搏燕、廉洁燕,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这是新时代每一只勇敢翱翔的“飞燕”、每一名务实奋斗的干部最美的诗篇。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八

历时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三名航天员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王亚平由此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我们致敬航天“巾帼力量”,当感悟“她力量”,汲取奋斗新征程的精神力量,执笔绘就“奋斗长卷”。

凝聚“意志力量”,抓稳筑梦“接力棒”。追逐星辰、遨游天宇是王亚平心中的梦想,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凝聚成奋斗的力量。训练的难度高、强度大,不仅考验着航天员的身体素质,更考验着精神意志,从水下训练到离心机训练场,王亚平能吃苦、不怕累,以理想信念的坚守、脚踏实地的行动、艰苦奋斗的意志、一往无前的勇气推开梦想之“门”,汗水浇灌出梦想的花朵,实干铸实成功的基石,凭借坚定执着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付出锻造出青春梦想。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向着梦想出发,要做披甲执剑的勇士,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在斗争中砥砺品格,在挫折中汲取经验教训,在成绩面前戒骄戒躁,能够把握当下的一分一秒,迈出脚踏实地的步伐,奋力追逐青春梦想,书写人生的精彩篇章。

激荡“爱国情怀”,砥砺报国“奋斗心”。巾帼不让须眉,“她力量”在浩瀚苍穹熠熠生辉。王亚平为圆满完成航天任务,在备战的日子里从不懈怠,主动放弃了休息与娱乐的时间,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航天事业中,心无旁骛地进行训练,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为祖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她这样说:“能够享受多彩的生活是一种幸福,被祖国需要也是一种幸福,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为国奉献是最大的幸福,至诚报国是我们心中的使命,也是肩上的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勇于担当,以爱国志士为榜样,在新时代的奋进征程上抒报国之情、立强国之志,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提升“学习本领”,夯实成长“基本功”。在承担航天员这项工作时,王亚平付出了许多高于普通人的努力,勤奋学习、刻苦训练积累出了成长的“高度”,能够适应高强度的训练环境,出色解决各种突发问题。王亚平在学习中成长进步,让梦想从“萌芽”到“绽放”,在学习成长中适应环境、克服困难、调节压力,成为出色的航天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习,是党员干部掌握工作技能、实践方法、发展经验的途径,是不断推动事业进步的力量。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努力学习新知识,自觉学习、努力学习,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把握新问题、新特点,在学习中增强创造力,能够以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依靠学习实现个人的成长进步,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九

2021年11月23日,为褒奖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人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建立的卓著功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聂海胜同志颁发“一级航天功勋奖章”,给刘伯明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汤洪波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并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身上的优良品格。作为新时代的“赶路人”,我们要“尝一尝”“航天功勋奖章”中的“特别”味道,并从中汲取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

品尝“航天功勋奖章”中的“特别能吃苦”的味道。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二号”、从“嫦娥五号”到“天问一号”,回首29载“跌跌撞撞”的航天路,既是一条荆棘遍布,杂草丛生的坎坷之路,又是一段刷新记录,创造历史的辉煌之路。航天人用“异于常人”的意志,“特别能吃苦”的品质,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打开了通往太空“神奇大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品尝“航天功勋奖章”中“特别能吃苦”的味道,努力“啃咬”能吃苦、肯吃苦、愿吃苦的“精神骨头”,撸起袖子、挽起裤腿多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中走一走、瞧一瞧,多听民声,善解民忧,以自己不怕苦不怕累的行动接受群众的“阅卷”,努力在基层这片“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品尝“航天功勋奖章”中的“特别能奉献”的味道。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一代代航天人就是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凡人,怀揣着一颗航天强国的初心,坚守着一个默默无闻的岗位,奉献着一份微薄之力,这就是“航天功勋奖章”的“精神内核”。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们要竭尽全力地深挖“航天功勋奖章”的“精神富矿”,从中不断汲取爱岗敬业、积极奉献的“精神源泉”,自觉传承好、发扬好“三牛精神”。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心中常怀国之大者,把党和人民的利益“往前排”,个人荣辱得失“靠后放”,将自己的个人追求和人生价值进行“再萃取”“再结晶”“再升华”。如今,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吹响,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发扬好“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心怀民间疾苦,提升责任担当,要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来换群众的“幸福指数”。

品尝“航天功勋奖章”中的“特别能战斗”的味道。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从第一次进入太空到第一次出舱走,从第一次中期驻留到第一次进驻中国空间站,伟大的航天事业终于“破茧成蝶”,实现了用“跟跑”到“领跑”的完美跨越,这得益于一代接着一代航天人的夜以继日、接续奋斗。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品尝“航天功勋奖章”中的“特别能战斗”的味道,努力“吮吸”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的“精神浓汤”。要坚持擦亮“实”字“招牌”,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以“钉钉子”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以“愚公移山”精神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也要勇于当“热锅上的蚂蚁”、善于接“烫手的山芋”,苦干、实干、巧干,真正地从“理论家”变成“实干家”,在基层“演武场”上大显身手。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十

历时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三名航天员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王亚平由此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这不仅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式迈进,更彰显了中国女性自强不息的豪情壮志和飒爽英姿。我国女航天人用坚强的“她力量”、非凡的“她智慧”、无畏的“她担当”助力火箭腾飞,探索浩宇苍穹,在时代潮头中尽显巾帼风采。

是热爱与激情,让坚强的“她力量”指引追梦航向。有人说,中国航天人在用生命追星揽月,在九天之上刻下中国印记。这种说法毫不夸张,载人航天是一项高风险作业,从发射到着陆容不得一丝一毫闪失。特别是对女性航天员而言,她们在雪山、沙漠、水底的高负荷训练,对身体极限的挑战强度丝毫不逊于男性航天员。舱内一分钟,舱外十年功。她们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热爱,所以个人利益得失变得渺小,家国情怀变得伟岸。王亚平漫步太空时的一句“感觉良好”,其背后承载着无数不为人知的艰辛与不易。作为女性,力量与体能较男性而言存在先天弱势,但太空环境不会因女性而改变。王亚平用行动给出了缩小“男女差距”的最佳答案——“就是练”。从持续六个小时的水下训练、极度压迫的离心机训练,到心理素质训练、缺氧耐力检测、心脏负荷能力训练……航天路犹如一条艰苦卓绝的长征路,她们却满怀激情与热爱永不止步。

是探索与创新,让非凡的“她智慧”跑出中国速度。被称为“航天员女教头”的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说,我们要做无名英雄,载人航天就是要以平凡成就非凡,以无名造就有名。“她力量”的迸发少不了“她智慧”的助推,姬涛、张润红、何京江……这些名字我们可能并不熟悉,正是她们在航天器的设计、制造、发射等环节中突破了无数“卡脖子”关键技术,在天地往返、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任务中倾注了全部心血。中国航天女副总工程师姬涛在不惑之年便满头银丝,张润红把自己“嫁”给航天事业无怨无悔,“数据女王”何京江扎根大凉山腹地深耕航天测控十数载。她们不曾炫耀自己的身份,不曾宣传自己的姓名,只是在“全天候”的工作中默默诠释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一次次问鼎苍穹中尽显中国智慧。

是攻坚与奋斗,让无畏的“她担当”绽放时代光华。自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立项至今,浩瀚苍穹中最耀眼的莫过于那抹中国红。从“神一”到“神十三”,从“一日游”到“半年居”,五星红旗高扬九天并非一日之功的奇迹。航天之花的绽放离不开无数航天科研人员的深耕细耘、攻坚奋斗,离不开“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航天巾帼的热忱与干劲,“她担当”根植于杰出的女航天人群体之中。在“遍地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茫茫戈壁,卫星发射中心气温低至几十度。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挑战,90后助理工程师徐娟在低温高压中独立完成敲指令、布设备、放网线等工作,为航天通信保驾护航。95后系统指挥员周承钰在无穷尽的嘈杂和热浪里,实现着配气台、工作站、箭上对接的精准操作。正是她们的坚持与坚韧让神舟飞船、空间实验室、目标飞行器惊艳了世界,稳扎稳打步入空间站新时代,为人类探索星河带去更多信心与动力。

本文地址: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10篇https://www.gybole.com/zuowenfanwen/7962.html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下一篇作文: 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及感悟(10篇)

    上一篇作文: 2022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心得感悟十篇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10篇》为作文库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10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