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库原创作文作文范文

大学之道作文(优秀4篇)

时间:2023-10-30 15:10:49 | 来源:作文库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壶知道的小编为您带来的4篇《大学之道作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纸飞机作文 篇一

星期天下午我做完作业,觉得好无聊啊!我决定折个纸飞机来打发我的时光。

我说干就干,妈妈帮我在电脑上找到折纸飞机的方法,然后她自己拿张纸给我演示了一遍。我学着妈**样子很快就折了一个纸飞机。我折得很仔细,生怕学得走了样。

纸飞机折好后,我在想:“妈妈折的和我折的飞机到底哪个飞得更远呢?”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拿着两个纸飞机冲下楼去比试比试。到了楼下,我先把我折的飞机哈上一口气想让它飞得更远一些,可惜飞机缓缓上升又急速下降,飞得一点也不远。妈**飞机与我的恰恰相反,像火箭一样嗖地冲出去好远。我拿着两个飞机回家问妈妈,妈妈了解情况后,笑着指着我的飞机说:“你看你的飞机两个机翼折得不对称,它飞的时候不能平衡,怎么能飞得远呢?”我恍然大悟,决定再折一个试试。

折纸飞机让我玩得很开心,以后,我还会多多动手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快乐!

孔子的大学之道 篇二

关键词:孔子;大学之道;六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3-0097-06

收稿日期:2012-11-06

作者简介:美国钧(1962-),男,湖南宁乡人,教育学博士,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史、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朱子解释说:“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1]

孔子的大学之道与六经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十有五而志于学”,学的是《诗》。“三十而立”,是立于《礼》。“四十而不惑”,是因为深刻领会了《书》。“五十而知天命”,是因为深刻领会了《易》。“六十而耳顺”,是因为深刻领会了《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得益于《春秋》的创作。孔子从一个早年丧父、“少也贱”的苦难少年,成长为一个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民族景仰的圣人,他一生所走过的道路是一条他自己开辟的、以六经为主要教育内容、目的在养成个体和谐人格的大学之道。

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出身不是问题,一个人后来的成长都是靠自己。孔子很小父亲就去世了,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生活贫困,是一个苦难的少年。重要的是孔子到了七十岁的时候,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真正的自主的境界、自由的境界、自在的境界。孔子在人生的暮年达到了人生最辉煌灿烂的生命体验的高峰。圣人非生而知之,而是一生不懈地追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闻善而徙,闻过则改的结果。由于一生不懈地追求,孔子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通过对经典的领悟都达到了人生的理想目标。

古代十五岁读大学。十五岁读大学是有道理的。《大戴礼记·本命》说:男子“十有六情通,然后能化。”《白虎通·辟雍》说:“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术。”古人把情通志明看成是读大学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懂得男女之情才能明白世间的事情,理解礼仪制度背后的道理。《礼记·昏义》说:“昏礼者,礼之本也。”不懂男女之情就不会懂得婚礼,不懂得婚礼就不会懂得其他的礼。所以读大学要到通男女之情之后。有明确的志向是读大学的另一个条件,大学要靠自己读,以自学为主,志不可不明。

孔子正是在此时始志于学的。到孔子生活的年代,西周时期建立起来的辟雍、泮宫早已荒废,即使辟雍、泮宫仍然存在,一个“少也贱”的人是不大可能有读大学的机会的。人生的境遇中有机会一说,但任何机会只属于有志气的人。没有机会,有志气的人也能为自己创造出机会来。

孔子“志于学”,首先学的是《诗》。“《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之于言。”(《毛诗序》)诗歌表达情感,激励志向,“思无邪”的《诗》能将青少年的情感和志向引向正确的方向。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大学教育要从学《诗》开始。“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礼记·学记》)《宵雅》即《小雅》,西周的大学一开始就要学习《诗·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用以激励初入学的学子们的志向。郑玄说,这三篇“皆君臣宴乐相劳苦之诗,为始学者习之,所以劝之以官,且取上下相和厚”[2]。孔子说:“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论语·公冶长》)孔子年轻时大约如“吾党之小子”一样,狂简而且文采斐然。狂简就是志向远大,甚至有点狂傲。斐然成章显然是读《诗》的结果。

关于《诗》的教育作用,孔子自己有如下论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兴”是启发、鼓舞、感染的意思。“观”即通过诗中所描写的人物和事件认识社会。“群”即大家聚在一起讨论诗歌,互相感染,互相提高。“怨”即用诗歌表达对不良政治的不满。总之,诗教能激发人的情感;引导人在体察风物人情、相互切磋的活动中完善情感;让人委婉地表达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还可以帮助人了解大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得审美情感。因此,受过良好诗教的人温柔敦厚,通情达理,近能事父,远能事君。相反,不学诗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也看不见,不通人情,遇事说不出一个道理来。

但是,由诗所兴起的狂劲需要用礼来裁抑,使之合于规范和法度。诗教启发人的情感,激励人的志向,造就的是生龙活虎、热情奔放、敢怒敢怨、真实鲜活的人,如同一块璞玉,需要雕琢。如果说诗教是教育人懂得人有什么欲望和情感,欲望和情感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那么礼教的目的则是要教育人节制和约束个人的欲望和情感,在具体的活动中如何“立人”、“达人”而不害人[3]。“兴于诗,立于礼”,“三十而立”是立于礼,是达到了《学记》所说的“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的境界。

带着年轻时的狂劲走入社会,很容易越出轨道。读书的时候狂一点不要紧,参加工作了仍然狂傲不羁,则难以立足于社会。要在社会上站得稳,立得起来,打不倒,就要有本事,光有热情和志向是不行的。那时的儒生读书的出路是做官。当官要懂得典章制度。礼就是那时的典章制度,所以说“立于礼”。立于礼不是简单地把仪文背下来,能照着做就行了,而是要养成一种“恭俭庄敬而不烦”的品格,而且要做到“强立而不反”。《礼记·经解》说:“恭俭庄敬,《礼》教也”,“《礼》之失,烦”,“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按照《学记》的说法,要经过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知类通达五个阶段,十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强立而不返的境界。

史籍中有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但问礼的时间有多种说法,有说17岁的,有说34岁的,有说51岁的,有说57岁的。陈鼓应认为,孔子问礼的时间可能不止一次,地点也可能有多处,所问的内容也不一样[4]。但无论如何,孔子30岁左右已经是当时著名的“礼学家了”,已经有人向他学礼了。《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厘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据钱穆的考证,厘子卒年,孔子34岁[5]。30岁左右,孔子也谋得了管理仓库和管理牛羊的小官。现在的大学生出路很多,可以当官,可以发财,可以教书,可以做研究,各行各业各有各的本领,立于礼不够,要立于专业。立于专业有小成和大成之分,小成只是懂技术,大成是在懂技术的基础上又懂哲学,即所谓“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

深于礼教仅能谋个一官半职,养家糊口,真正走进社会,在社会上立足,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困惑。许多事情不是按规定和制度能够办好的,许多事情也并不是按照规定和制度在办,这就是现实。读书出身的学生,走进社会后都要面对这样的现实。然而,学生的脑子里满是“礼”或“专业”的条条框框,面对现实必然会有困惑甚至痛苦。怎么办?到历史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书》里记载着古代圣王处理现实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智慧,先王处理重大问题时所凭借的是礼的精神而不是礼的条文,如果依照条文,商灭夏桀,武王伐纣,都是有违大礼的。“疏通知远,《书》教也。”(《礼记·经解》)《书》不但教给人处理复杂问题的智慧,而且还教人以宽阔的胸怀看待复杂的现实问题。所以,我想,孔子“四十而不惑”是因为深刻领会了《书》中的历史智慧。

大学里出来的学生,总是对现实不满,甚至产生厌世的悲观情调。历史则告诉我们,再糟糕的事情、再险恶的用心、再恶劣的行为历史上都曾经有过,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从来不曾停止过。深于《书》教,则心胸疏朗通达,站得高,看得远,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不再困惑,能等待时机,也能抓住时机,能按制度办事,也懂得权变。孔子去见南子——一个名声不好的妇人,学生不高兴。孔子欲往事公山弗扰——一个叛国者,学生感到困惑。学生拘泥于成礼,孔子却看得远一些,一个乱邦,有君子去治理,周道将得到恢复。现在的学生,走进社会后开始多少有些困惑,没过多久也“不惑”了,但不是找到了历史智慧,而是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这是因为他们虽然也学了一点“礼”(专业),但远远没有达到“强立而不反”的境界,在现实当中碰几个钉子,很快就放弃了原来所学的,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没什么两样。这是教育的失败。

孔子不仅仅深谙《尚书》这样的正史,他对当时能看到的各种野史杂记、志异神话都有广泛的涉猎,是当时著名的“博物学家”,别人碰到疑难问题都来找他解答。《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47岁那年,“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问仲尼云“得狗”。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阆,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坟羊。”《孔子世家》还有这样的记载:“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车。吴使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吴客曰:‘谁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纲纪天下,其守为神,社稷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为厘姓。在虞、夏、商为汪罔,于周为长翟,今谓之大人。’客曰:‘人长几何?’仲尼曰:‘僬侥氏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于是吴客曰:‘善哉圣人!”

孔子所涉猎的知识如此之广,远远超出了几部西周的经典,难怪吴客惊叹他是圣人。不惑是勤奋学习,广泛涉猎的结果,大学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狭小的专业知识。古往今来的大思想家都是学识渊博的人。

孔子学了《诗》,有远大的志向;学了《礼》,懂得西周的制度;又学了《尚书》,通权变,具有处理复杂问题的历史智慧。是一个大政治家的气象了。但这样孔子就能成为大政治家吗?“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他是很想当官的,以至于别人还因此嘲笑他。50出头他就当到了鲁司寇,官职不算小,但仅仅干了三年就辞官不干了,当不下去。那年齐国送了一批美女给鲁国,鲁君掉进美女堆里,朝也不上了。孔子进谏,不听。第三天分祭肉的时候,没有孔子的份,表明鲁君讨厌他了。没人听你的,还讨厌你,这还干得下去吗?这一年,孔子55岁。这是他的命。

命是个人无法改变的必然性,或是个人无法预知和防备的偶然性。偶然性不可预知,所以知命是对生命中必然性的认识。像孔子这样,大政治家的气象,但成不了大政治家。个人的努力只能养成一种气象,最终成不成,还要有社会条件,还要有机遇。社会条件不是个人能改变的,机遇不是人人都有的。这就是命。但成不了政治家不一定就是孔子命不好,孔子最终明白他的生命所系是中华文化。政治家当不了,当个教书先生可以吧?可以。当个学者,去研究古代的典籍,把古代文化继承下来,传授给学生,可以吧?可以。到了五十多岁的时候,孔子就知道,自己不是当官的料,是当教书先生的料,后来成了万世师表,这也是知命。知命就是知道自己这一辈子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有人就奇怪了,为什么孔子知道自己成不了政治家,还带着自己的学生周游列国,有时还突发奇想,要去当官呢?这不奇怪,这是他的政治情怀。一个人的抱负总是忘不了的,抱负不能实现,总是不甘心的。孔子周游列国,主要是了解各国政治,同时收集整理各国典籍。孔子自卫返鲁,《雅》《颂》各得其正。他为了找到夏礼,到杞国去考察。为了找到殷礼,到宋国去考察。遗憾的是这两个地方都没有很好地保存他们先祖的文献。如果没有孔子,说不定西周的典籍也保存不下来。这是很辛苦的。一路上遭遇了各种艰险,在陈国还曾经绝粮。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论语·公冶长》)回去吧,回去吧,不要在外面流浪了,回去教书吧。他牵挂家乡的那些孩子,他想回家乡当个教书先生。陷入困境时,学生也会发牢骚。有一个仪封人,他劝孔子的学生说:“同学们啊,你们不要有怨言,这世界这么黑暗,你们的老师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他的原话是:“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仪封人说得很准呢。

孔子五十知天命是因为深刻领会了《易》。历史并不按照个人的意愿发展,世间的事情有许多是非人力可为的,这就是天命。不知天命,想依照个人的理想,凭借个人的智慧改变现实,有可能铸成大错。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如何才能知天命呢?学《易》。《易·乾》里说:“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六爻得位,谓之各正性命。“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六爻皆命。以初九而跃于渊,不知命。以九五而潜于渊,也是不知命。孔子壮年多有议论,或曾犯过,故而感叹道:“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孔子世家》里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可见他对《易》用力之勤,体会之深。学《易》之后,孔子以知天命之年再开坛讲学,后来还带着一帮弟子周游列国,收集和整理典籍,当个教书先生,做一个文化的传播者。这就是孔子的天命。

知天命则不至于妄作,不至于犯大错误。然而,不知天命的人可以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只要能遵循日常的规范,大都能平安地度过一生。知天命的人则不然。若生于盛世,知天命的君子积极有为,成就天下,人生的价值得以实现,其乐无穷。若生于末世,知天命的君子潜隐不现,命与时乖,心有忧愤。

所以,知天命还没有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因为这还只是把握了个人的命运,老百姓的命运,人民的疾苦,国家的事情仍然在心中,放心不下。即使不是搞政治的人,也还要关心政治,绝对退出政治生活的人,对政治生活麻木不仁的人不可能成为文化的整理者和传播者,更成不了一个好老师。因为文化说到底就是一种政治文化。没有看到哪个大学者是不关心政治的。不能从政又关心政治,那就会处处不顺眼,处处不顺耳。

孔子却说他到了六十岁就耳顺了。这又是为什么呢?耳顺是一种境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学了乐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人的情感、理智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要靠音乐修养。在古代,懂音乐的乐师是学问最渊博的人。《礼记·经解》说:“广博易良,《乐》教也。”见识广博,心地善良,是乐教的结果。乐章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这五个音当中哪个音最美呢?单独一个音可以说是美的,也可以说是不美的,关键要看在哪个乐章中,和谐之音就是美的,跑调了就不美了。其实这个世界也是这样,每个人都好,每个人又都不好,要看他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当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和谐的社会、和谐的家庭、和谐的校园当中每个人都好。在一个污浊的环境当中,好人只是少数。孔子六十岁以后深通音乐,起了大爱之心,他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那个嘈杂的世界,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愤恨,多了一份同情,这是无疆的大爱!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成于乐”还有更深的内涵。《诗》的教育是激感和志向的教育,《礼》、《书》、《易》的教育都是理性教育,《礼》是实践智慧、《书》是历史智慧,《易》是哲学智慧。合情的不一定合理,合理的不一定合情,情与理之间常常构成难以调和的矛盾。如何协调情感与理性?孔子的做法是前有诗教后有乐教,中间有礼教、书教、易教。诗教陶塑一个朴素的情感本体,乐教在接受了理性教育之后在更高的层次上重新回到情感品质上去,从而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塑造一个理性的情感本体。情感与理性的和谐统一标志着一个人人格的最终完善,所以说“成于乐”。

理性约束人的情感,在理性教育的基础上重新回到情感的起点上“修内”,使诗教所兴起的情感归于理性教育所获得的“道”,才能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和谐统一,达到内心归于仁爱的宁静与平和。《乐记》中反复论说了这一道理:“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内心的情感归于仁爱,箪食瓢饮不改其乐,这就是乐教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礼教所造成的尊卑等级也可以通过乐教在情感层次上填平。《乐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上下相亲相敬,内心宁静和乐,事事顺眼,事事顺耳,事事顺心,乐教最终完成了儒家的人格塑造,也最终实现了儒家的社会理想。

然而,学至于此犹有未善。深于乐教只是个人的内心归于仁厚而达至宁静,只是对于潜隐不现、无可奈何的自我排遣。争于剥复,以图振起,才是潜龙之德。潜隐于渊而能有所作为,为所欲为而不超越法度,这境界是自由的境界、自在的境界,是人生体验的高峰。孔子是通过作《春秋》达到这样的境界的。孔子自卫返鲁,不再参与现实的政治生活,删《诗》《书》,序大《易》,赞《周礼》,正《雅》《颂》,述而已,惟《春秋》为孔子所创作。《史记·孔子世家》云:“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以一个知识分子对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而能使乱臣贼子惧,孔子诚素王也。为学至此境界,亦可谓止于至善也矣。

《礼记·王制》里说:“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孔子早年也是在《诗》、《书》、《礼》、《乐》上用功夫,给学生讲授的也是《诗》、《书》、《礼》、《乐》。但到了晚年,孔子赞《易》作《春秋》,与“四术”合而有“六经”。我曾经有过这样的议论:“孔子晚年为什么要把《易》与《春秋》列为教材呢?从孔子自己的论述来看,《易》长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春秋》长于政务能力的训练。此二经比传统的四经更具有实用性。孔子在继承西周大学教育人文性,反对技术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又将思维能力和政务能力的培养引入大学教育中,使学生的人文素养、思维能力和处事能力都得到提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造。”[6]所谓“更具实用性”要从两个方面看。《易》本为非常实用的卜筮之书,学《易》必然也会学习占卜。“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礼记·经解》)属辞是连缀文辞,善辞令,会作文。比事是比照事例判断是非,寻求解决疑难的恰当做法。汉朝人就常常比照《春秋》决疑断狱。《易》与《春秋》也是“具体可操作的”,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则是,这种实用性的背后有深刻的义理。孔子给《易》加上《系辞》、《彖》、《象》等“十翼”之后,《易》便由一部卜筮之书变成了一部哲学著作。孔子自己钻研的、给学生讲授的是大易哲学而不是占卜。学了《春秋》虽也能“属辞比事”,但更重要的是深明《春秋》大义,做忠臣义士,不做乱臣贼子。当今的大学教育,所缺少的正是实用技术背后的人文精神、哲学底蕴和理论基础。

孔子晚年作《春秋》还给我们另一个重要的启示。人文学者要以修身为本,创作是次要的。只有当自己的人格修养达到完善之后,才可以有所创作。以孔子之智、孔子之仁、孔子之勇,且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为尚,我们这些先天不足的大学教师,一天到晚忙于做研究,发文章,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呢?《春秋》寄寓了孔子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理想,是孔子完成自己和谐人格塑造之后对政治伦理的追求,我们今天要建设和谐社会,我们的教育完成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吗?《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以他的一生实践了修身为本的大学之道,追随孔子的大学之道,我们的大学一定能培养出人格完美的人才来,和谐社会的理想亦庶几可望。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54.

[2] 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963.

[3] 姜国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J].现代大学教育,2003(2):41-45.

[4] 陈鼓应。老学先于孔学——先秦学术发展顺序倒置之检讨[J]. 哲学研究,1988(9):40-48.

[5] 钱穆。孔子传[M].北京:三联书店,2002:131.

[6] 姜国钧。回归人性本位的大学课程[J].现代大学教育,2011(3):6-10.

纸飞机作文 篇三

简单的就一定会是幸福。

——题记

在绿柳成荫的江南,却向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在浩瀚无边的海边,却期待一览驼走大漠长河落日的壮美。在霓虹繁华的都市,却执着于一种纯真无暇的幸福。

书桌上放着一张纸,白色的,毫不起眼,手不经意地拿起,随意地折了起来,按着脑海中的样子,折成一只纸飞机,洁白的样子,似乎记忆的匣子中,也有一只一模一样的纸飞机。

那次,你心情极好,如那天的天气一样,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你不经意的说了一句:真是一个放飞机的好天气!我听见了,嚷着要你教我折飞机。你无奈,只好答应了我,带我来到你的书房,从箱子里拿出两张白纸,一张递给我。

你先将纸对折,然后选取一边折成三角形,那张纸像很听你的话似的,可纸一到我的手里就不听话,我笨拙地翻弄着,但怎么也没你折得好看,不一会儿,一只洁白的纸飞机便在你手中诞生了,我看着你的飞机,心里更着急了,脸也不禁红了,你笑了笑,摇摇头,走过来,宽厚粗糙的手掌在我的手上,手上的茧使我感觉微疼,但却温暖,你手把手地教我,一只纸飞机也诞生了。

我拉着你跑到外面,将手中的纸飞机轻轻向空中一扔,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便落下了。正当我要去捡时,你将飞机轻轻一扔,风便将它托了起来,向远处飞去。我静静地看着,觉得那洁白的身影甚是好看。

那一刻,天使蓝的,是白的,温暖是真的,幸福是无暇的。

礼记中大学之道 篇四

[摘要]本文对《大学》所说的“大学之道”、《中庸》所说的“致中和”、《学记》所说的“小成”和“大成”作了现代诠释。认为克明明德、自新新民、文质彬彬、从容中道、止于至善的真君子仍然是现代大学教育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是经由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知类通达五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逐步达到的。

[关键词]大学之道;中庸;小成;大成;君子

Abstract:Thispapermakesamoderninterpretationof“TheWayoftheGreatLearning"inTheGreatLearning,“TheEquilibriumandHarmony"inTheDoctrineofMeanand“ThePartialCompletion"and"TheFullCompletion"inTheBookofLearning.Itholdsthattheirviewsarestillthegoalofthemodernhighereducationtotrainrealsuperiormenwhoillustrateillustriousvirtues,renovatethemselvesandothers,balanceoutwardgraceandsolidworth,embodythecourseofthemeanandrestinthehighestexcellence.Suchagoalcanbegraduallyreached

bythefollowingfivesteps:masteringclassicsandhavingambitions,respectingworkandenjoyingcompany,havingextensivereadingandbeingclosetothemasters,makingfriendswiththelearnedpeople,andknowingtheprinciplesandbeingreasonable.

Keywords:theWayofGreatLearning;TheDoctrineofMean;partialcompletion;

fullcompletion;thesuperiorman

西方人说“目标”;中国人说“道”。目标是眼睛盯着的地方;道通向行路人想要到达的目的地,其间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目标就是目标;道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礼记》中所记载的大学之道主要存于三篇,其一为《大学》所说的“大学之道”,其二为《中庸》所说的“致中和”,其三为《学记》所说的“小成”和“大成”。试分论之。

一、明明德,作新民,止于至善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是这样一条道路:从明明德开始,通过作新民,最后止于至善。

“明德”就是明明白白的德。“明明德”就是自己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应该如何做人。小学阶段学习的是“六艺”,是洒扫应对之类的行为规范。因此只读过小学的人只知道如何做人,只知道规规矩矩地做人,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人,更不能对人的本性、天命与人性的关系等人生重大问题作出自己的思考。读过大学的人则不同,他思考过人生的重大问题,叩问过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有所谓“终极关怀”。因此,读过大学的人能自觉追求做人的理想境界,他知道如何做人,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人。他始终在自觉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成就自己的人生。这样看来,今天许多拿了大学文凭的人恐怕连小学毕业的要求也没有达到。

“新民”包括自新和新民两层意思。自新就是日新其德,不断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新民就是化民成俗,为生民立命,让老百姓树立新观念,过上新生活。先自新,然后才能新民。普通老百姓能遵循传统过日子也就不错了,大学生则要日新其德,然后以君子之德化民成俗。谁说中国人泥古守旧,没有创新精神?儒家所设想的大学就是要培养不但能自新,而且能新民的人。这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精神,汤武革命,周命维新,就是很好的例子。当然,在农业社会,“作新民”主要是指品德修养方面,而非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方面。但今天的所谓创新几乎专指科学技术和制度方面的创新,而忽视道德品质的修养,则又是今人不如古人之处。

“至善”就是最高的善,最高的善也就是无善。无善就是不刻意为善而善,无善的外在形式而有一颗真正的善心,也就是《礼记•孔子闲居》中所说的“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也就是《中庸》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也就是子思所说的行善而乐[1]。总之,至善就是真善,而不是伪善。

大学之道走完之后,目的地在哪里呢?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一个读了大学的人明明白白知道应该如何做人;无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在做事方面都与上大学前不一样,完全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并能给世界带来新的气象,树立新观念,开创新生活;读过大学的人应该是一个真君子,从容中道,乐于为善。这是大学教育的目的,也是读大学的目的。读大学的人首先应该知道大学之道的目的地在哪里,这叫“知止”。

为什么先要“知止”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礼记•大学》)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有确定的方向和坚定的意志;方向明确,意志坚定,心才不会妄动;心静下来后,才能安于所处;既静心又安心,思维能力才能达到最佳的境界;思维能力达到了最佳的境界,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读了几年大学,没有多少收获,为什么?思虑不深的缘故。思虑为何不深?因为心不静,心不安。为什么会心浮气躁?因为没有远大的理想,只顾眼前利益,生活目标不明确。人们都说浮躁是现在的大学生,包括大学教师的通病,却不太明白这是没有理想,没有远大目标的必然表现。没有理想的时代,人们为着眼前的一点小利到处瞎撞,得到的无非是欲望的暂时满足,而失去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安详。而那些有远大理想的人,超然于物外,宁静如止水,在沉思中领悟人生的真谛,成为觉悟者。

明确了大学之道的目的地之后,还要知道什么是本,什么是末,这样才能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然后一步一步地朝着目标前进。《大学》所说的“古人为学次第”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以上讲的是“明明德”的过程。“齐家”以下讲的是“新民”的过程。修身、明明德是本,治平、新民是末。先有本后有末,所以大学之道始于格物,终于平天下。

格,来也。物,犹事也。格物就是物来到心上。好善物,行善事,则对善有深刻的理解。坏人都跑到你那里去,坏事你都揽着,你就会是一个心眼坏、鬼点子多的人。所以,获得什么知识,就看你惹什么事,揽什么活。用今天的话说,格物致知就是以伦理的、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事物,获得符合人性要求的知识。做学问、做研究既要跳出中国古代以伦理为中心的窠臼,也不能像西方那样持价值中立的态度,做所谓纯客观的科学研究。格物致知是大学的起点,也是修身的起点。大学是做学问的地方,也是修身的地方。做学问是做修身的学问,修身要通过做学问来修身。万事万物同具一理,格万物之理,可以致吾心之知。

做学问是修身的起点,但光做好学问是不够的。学问只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属于理性的范围。知道怎么办就会怎么办吗?知道应该怎样做人就能怎样做人吗?理性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因素之一,人的行为还由人的意志和情感所决定。因此,修身的第二步是诚意正心。事物来到心中,于是有了关于该事物的认识;有了对该事物的认识,然后就会有相应的意志和情感产生。诚意就是要使因事而发的意志和情感真实不妄,不自欺,从而不欺人。在充分认识了事物的基础上发出的对该事物的意志和情感是合规律的,从个人心中真实发出的意志和情感是合于个人目的的。但它不一定也合于他人的目的,这就要正心。正心就是要使个人的意志和情感既合于个人的目的,同时也要合于他人的目的。或者说,正心就是要使个人的意志和情感合于理性所认识到的人类的共同目的。这常常是做不到的,因此就需要修身。个人的意志和他人的意志相冲突说到底是人的需要和欲望相冲突。因此,修身就是要使身的欲望服从于心的理性。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四个步骤,不参透万事万物,不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而想要去人欲,只能做个伪君子。有谁真正做到了淡泊宁静,超然物外?那些参透了重关的觉悟者,他们的淡泊是自然的,而非自抑的。所以,不是想淡泊就能淡泊的,要悟道,要真实,功到自然成。

新民之事:齐家,治国,平天下。两句话:“齐之以礼”,“为政以德”。古代所谓大学指大人之学,故包括新民之事。现在的大学严格地讲只包括学校教育阶段,以修身为主,不包括新民之事,故存而不论。修身是本,新民是末。根深本固,自然枝繁叶茂。今有舍本而求末者,否矣。

二、致中和

《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孔子讲“文”与“质”[2],子思作《中庸》,继承孔子的学说,讲“率性”与“修道”。

率性就会保存质,修道之后才有文。“质”是人天生的、质直的、没有被改变的、自然人的特质,是人天生所具有的需要和欲望,是喜怒哀乐等自然情感。它是人天生所具有的,所以是“天命”;它又是属于人的特质,所以叫它“性”或“人性”。“率性”就是让人性自然地、自由地表现出来。当人性自然地、自由地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人正在做人,正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所以说“率性之谓道”。率性就是走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生道路,不让人的自然本性表现出来,是不人道的。率性而为的自然人是人,但不是君子,“文质彬彬而后君子”。“文”是后天涂抹上去的文采,亦即后天习得的作为社会人的行为规范——礼。每个人都率性而为,各走各的道,会出问题的。当两个人的道交叉时,就有可能在十字路口相撞。因此有必要树起红绿灯,或建起立交桥。这就是子思所说的“修道”。修道只是一个比喻,它说的就是教育。自然人的需要和欲望常常会引起冲突和矛盾,人们必须建立起规范和制度,调节人的行为,让每个人的需要和欲望能得到满足而不至于在冲突中伤害人的利益。习得这些规范既需要自我修养和领悟,更需要从小就接受教育。修道或教育是要让人获得一种调节和控制人的自然情感的理性能力,更好地走完人生的道路。当一个人的自然情感和理性能力结合得很好的时候,这个人就称得上君子了。

有一点必须强调,孔子和得孔子真传的子思既讲率性,也讲修道,但他们更加强调率性的重要性。龟山杨氏曰:“文质不可以相胜。然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乎?然则与其史也,宁野。”[3]此说深得孔子原义。《论语•先进》云:“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意思是说,那些先学习礼乐,然后才获得爵位的人是田野间成长起来的;那些生来就继承了爵位,然后才学习礼乐的人是贵族家庭的公子哥。要用人的话,我选择那些来自民间的读书人。为什么呢?孔子没有说。那些生来没有爵位的“野人”保持了原始的质朴,如果学文习礼,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是很好的治国人才。而那些世袭爵位的“君子”巧言令色,礼对他们来说只是文饰而已,这些人是治理不好国家的。《八佾》篇孔子与子夏的一段对话讲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鲜花要画在洁白的纸上。美女化妆会更美,丑女化妆会更丑。礼是后天的文采,不能用来掩盖先天的素质,只能用来点缀人生,让本真的人性更加绚丽多彩。

如此看来,理学家造出一个“理”完全是多余的。它贬低了人的自然情感的价值,夸大了理性的作用。文胜于质,史。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未发”就是没有发。喜怒哀乐没有发出来有两种情况。一是人没有受到外物的刺激,二是人受到了外物的刺激,但此时人对此刺激物并无 www.chayi5.com 特别的好恶,不爱也不恨。这两种情况下,都不会表现出喜怒哀乐来。未发并不是说没有喜怒哀乐,而是因为天命之性没有对外物作出反应,或是因为人对外物持不偏不倚的态度。所以,“中”就是以平常心接物,从而使天命之性存于心中,而不表现为对外物的喜怒哀乐。简言之,“中”就是性存于心中而未发为情。“中节”就是符合节度,处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过分。人对事物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态度,受到外物刺激时总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情感,儒家要求发出的情感不过分,不过分的情感就是“和”的情感。未受外物刺激而表现为情的性是人的本质,一切都要从人性出发。符合节度的、不过分的情感引导人走在通达四方的康庄大道上。这样的道是要修的,读大学就是要修一条这样的康庄大道。

情感没有发出是“中”,发出来而不过分是“和”。“致中和”就是修得一颗平常心。人有一颗平常心,天地万物才会处在其本来的位置上,天地万物才会自由自在地生长发育。人喜欢狗,狗就不在山林里了,狗就失去了狼性。喜欢狗把狗养起来还好,许多人喜欢的动物早已灭绝了。爱得过分尚且伤害所爱之物,恨得过分更是如此。于物如此,于人亦然。许多孩子因为父母和老师过分的爱或过分的恨失去了他们的本真,不能健康地成长。于人如此,于己亦然。许多人因为有偏爱或偏恨丧失了本性,成了魔鬼。大爱无痕。天地无私,万物生长。致中和,其情足以容物,故其功足以成物。中庸之德,是为大德。

三、小成与大成

《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每年有学生入学,两年为一个阶段,确定教育目标并进行考核。目标分德、艺两方面,德艺双馨才是真君子。

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目标是“离经辨志”。艺的目标是离经。离是分离,即知道如何断句。经是经书。离经就是能读懂经书。德的目标是辨志。辨是分辨,志即情志、意志、志向。辨志就是分辨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坚定自己的意志。经书包括《诗》、《书》、《礼》、《乐》,讲的是性情、历史、制度以及和谐之美,读了经书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性情和特点,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事情,才能确定自己的志向。当然,西周时期的社会是等级社会,爵位与职业大都是代代相传的,个人选择的余地很小。但也不是说没有选择的余地,特别是那些士所从事的较低级的职业。到春秋时期,士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选择的,孔子就对他的学生能从事什么职业了如指掌。经书涉及性情、历史、制度等方方面面,但无论讲什么,都是在教人为善。所以,辨志也就是《大学》中讲的“知止”,确定止于至善的最高目标。总之,读了经后既要确定职业生活的目标,也要确定人生的终极目标。读经的目的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和可能的位置,边读经边辨志能更好地理解经义,读到六经皆我注脚时,经书才真正读懂了。大学一、二年级的教育应是普通教育、基础教育、通识教育。普通教育完成之后才能确定专业,一入学就确定专业,有可能确定的是一个不适合自己性情的专业,如果还不能改专业,那就违背了人性。普通教育要教育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要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要确定人生的最高理想。

第三年和第四年的目标是“敬业乐群”。艺的目标是敬业。完成教人如何做人的普通教育之后要进行专业教育。敬业的业,一般解作学业。我想,解作专业也不会离得太远。顾炎武《日知录•士何事》说:“士者,大抵皆有职之人矣。”其他贵族亦各有职。西周时期的职业大都是代代相传的,学子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在读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志向和将来的职业学有所专,是可能的,也是应该的。对于学业、职业、事业,要敬。敬就是诚心诚意、专心致志并有所畏惧,就像祭祀时对待神灵一样。敬业的心来自对学业和职业的热爱,热爱的感情来自于对学业和职业的精熟。精通学问的人,学问才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才会达到“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德的目标是乐群。辨志之后要乐群。志向是个人的,但志向是在职业生活中实现的,是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实现的。任何职业工作都需要与他人积极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乐群是乐于群居,乐于过群体生活,乐于与他人合作,今天叫做有团队精神。大学三、四年级的教育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阶段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培养乐群之德、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第五年和第六年的目标是“博习亲师”。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完成之后,能做一个从事职业工作的人了。如果还要继续学习,那就是做学问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进入到研究生阶段了。这一阶段的头两年,艺的目标是博习。做学问没有广博的知识是不行的。博习阶段就不再是读经书,要学得杂,什么都要学,与经书观点不同的书也要学。要知识渊博,广采杂收。专之后的博是围绕专业的博,是有中心的博,专业像一根线,能将广采博收的知识贯通起来。没有专业的博叫杂,散乱如麻,学得越多越乱。所以“博习”要在“敬业”之后。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博,不妨叫做博士阶段。这一阶段德的目标是亲师。博习是学习别人写的书、老师写的书,所以与博习相联系的德是亲师。从事一般的职业活动,最重要的是能与同事合作。做学问则不同,做学问要根基深厚,根基深厚要有师承,中国古代的学问是有师承的,汉代经学讲师法家法,各朝《学案》就是一本本师承的谱系。欧洲人做学问,也有所谓的流派。现在中国的学问家们很少有师承的,倒是背师、远师、怨师的多。各人一套炉灶,退休了也就收场了。敬业之后博习,所学的知识不至于散乱,但仍有危险,仍有根基不固、肤浅浮夸的危险。职业与学问是不同的,学问是高深的东西,不是职业性的工作所能引导的,它需要学问家的引导。做某门学问到底需要怎样的广博知识?只有学问家才明白,所以与博习相对应的品德是亲师。有师承的博习是有本有原的博习,有本有原的博习是培植本原的博习,培植本原的博习预示着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第七年和第八年的目标是论学取友。艺的目标是论学。博习之后可以真正做点学问了。论就是讨论、论证、议论、理论。博习是学习别人的思想和学问,论学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知道别人说了什么才知道自己还要说什么,所以论学要在博习之后。还没有读几本书就写起论文来,所做的研究很可能是重复研究。书读得多的人往往很难动笔写论文,因为他们知道要说的话大都已经说过了,要再说出点新意来是一件很难的事。博习毕竟只能做一个学问家,光做一个学问家是不够的,要做一个思想家。要做思想家就得论学,论学就是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并且说出一番道理来,让人信服。孔子说“述而不作”,那是谦虚。孔子综整三代,是大学问家;孔子知周之后百世之事,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也是大思想家。读大学读到第七第八年要出成果,要硕果累累。所以这一阶段最好叫硕士阶段。先硕士再博士,反了个边。这一阶段德的目标是取友。博习要亲师,或者说博习就是要有师承。论学则要取友。为什么呢?论学就是要超越传统,改变师承,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对师承的光大和发扬,是要提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观点对不对呢?最好是找志同道合的学友一起讨论,找老师讨论往往拘于师法家法,不能畅所欲言。取友并不容易,能与论学的人并不多,甚至很难找到,找到了也不一定能一起讨论学问,佞柔之友无益于论道,直谅之友才有补于问学。能否得到直谅之友,关键在于自己的胸怀是否能包容和接受不同的意见。能取得论学之友,能与学友坦诚讨论学问的人是具备了学术品德的人。

有了做学问的德和艺的人小有成就,谓之小成。

第九年和第十年的目标是知类通达。艺的目标是知类。什么叫知类呢?知类就是懂哲学。建立在敬业基础上的论学还只是就事论事,是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是技术性的,功利性的。建立在论学基础上的知类是对具体事物的抽象,是对类本质的探索。所形成的观点超越了看待具体事物的眼界,上升到了抽象和一般,是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谁能对类的本质特征作出最一般的概括,谁就是哲学家。成为一个哲学家很不容易,先要离经辨志,懂得做人的道理并立下鸿鹄之志;再要敬业乐群,学有所专并能与他人合作;再要博习亲师,打下宽厚的学问基础并能谨遵师法,有本有原;还要论学取友,形成自己的思想并能坦诚地与文友相互切磋。八年功夫下来,始可言哲学。与现在的学制类比,知类阶段相当于博士后。不是什么人都能懂哲学的,现在中学生就学哲学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要学哲学,很多学生似懂非懂,纯粹在浪费时间。德的目标是通达。通达就是止于至善,一通百通,什么地方都能去,什么事情都想得通;是孔子所说的不惑,耳顺,随心所欲不逾矩;是老子所说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昏昏闷闷,混混沌沌;是佛家所说的看破放下,大彻大悟。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孔子达到了,故能乐以忘忧;老子达到了,故能返朴归真;佛陀达到了,故能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后强立而不反,想再做个凡夫俗子也是不可能的了。这样的境界叫做大成之境。

[参考文献]

[1]姜国钧。缘情立教,内外双修——郭店楚简所见儒家学派的教育思想[J].现代大学教育,2004,(6):22-25.

[2]姜国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的诗教礼教乐教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现代大学教育,2003,(2):41-45.

[3]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56.

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带来的4篇《大学之道作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本文地址:大学之道作文(优秀4篇)https://www.gybole.com/jiaoshisuibi/76432.html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下一篇作文: 同学眼中的我作文(优秀4篇)

    上一篇作文: 正月十五作文【9篇】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大学之道作文(优秀4篇)》为作文库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大学之道作文(优秀4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相关作文